2018-12-04

行业资讯

《狗十三》的文案海报,满满都是“中国式残酷青春”! 石家庄VI设计

一横设计整理编辑

图片来源:《狗十三》微博



前一阵子

小编看到微博上面流传了一句话

引起大家共鸣,并且广为传播:


“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说出‘对不起’,

而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说‘谢谢’。

最终,我们谁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说的是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之下

青少年普遍受到的

来自父母的“爱的暴力”


今天小编想要分享一部电影的文案和海报

同样是在揭露这样的现实

它就是曹保平导演即将上映的新作青春片


《狗十三》



《狗十三》标榜的是“教育青春片”

讲述一个来自普通传统家庭的女孩

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故事

五年就已完成拍摄,直至今天终于“解禁”上映


电影的宣发海报并不是很多

但视觉和色调都是围绕电影主题而设计

少,但精



正式海报


中文版的正式海报是一系列中

最具有青春气息、色调最明亮的一个版本


主体是电影主角的侧面特写剧照

被九十度放置后

在人物头部和举起的手臂之间

插入电影的LOGO及文字信息


中英文版的电影名LOGO

都采用笔锋有力的毛笔笔触来呈现

大约是因为毛笔字更有真实气息

同时也能向观众传递强烈情绪


英文海报


“雕刻”版海报


小编觉得这张海报

大约是最能体现电影主旨的一张

父亲和旁边无数的手,手握雕刻刀

正肆意将孩子雕刻成他们想要的模样


但同时请注意——

父亲本人也已经是一个

经历了同样过程的雕塑完成品

寓意隐晦但深刻


在版面上遵循了三等份的分割

标题——父亲——女儿形成的层叠

结合灰暗的色调,具有压抑感


“微光”版海报

这一版同样是“三等份分割”的样式

上下两扇窗户

与文案中所说的“平行宇宙”相呼应


海报中人物向上看的视线

为画面增添了向上延伸的趋势

画面色调沉闷压抑


官方还给出了海报内各种细节的寓意解读

窗户——“牢笼”

楼上楼下——“两代人”

窗外的鸟——“心底的声音”




“失物招领”版海报


配合电影的主题

海报大多是写实风格,取自剧照

而这一张海报,人物以影子的形式出现

增添了一种叙事感


人影、寻狗启示、藤蔓和成绩单

四者于画面上的位置

达成了微妙的视觉平衡









首映礼海报


相比海报表达情绪之隐晦和耐人寻味

电影的宣发文案则更为直接

当然,也就更加扎心


成长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


“变成了懂事的‘大人’”


“变得没那么容易快乐”


“变得慢慢接受‘失去’”


成长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觉的时候

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大人


“小孩子才会仰天大哭

成年人会把哭调成静音

连崩溃也很懂事”


“小孩子有块糖就会很开心

成年人喝再多酒都不快乐”


“小孩子受到委屈才会大喊大叫

成年人只会习以为常

微笑着说‘没事’”


“小孩子才会相信努力就行

成年人拼尽全力

才知道天赋有多重要”


“小孩子才会肆无忌惮地发泄情绪

成年人只会精打细算

小心翼翼地缓解”


“小孩子才会相信永远

成年人才不敢试探人心”


就问你,扎心不扎心?




更扎心的来了

下面的这几句话

你在小时候听到过哪一句?


“这都是为你好”


“你咋这么不懂事”


“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等你大了,你才知道你爸是为谁好”


“听话、听话、听话”


“你这是想逼死我们”


电影引发了网友的感慨:

看不懂的,才是真幸福啊


也有网友表示

“内容太过真实,已引发不适”



感觉好多人的童年

都可以拍一部《狗十三》了



一横评语:

《狗十三》并不是在批判或告诫,也并不是将年轻人和父母放在对立的两个阵营,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赤裸裸地摆在观众眼前。就像上面的一系列“爱的话语”,也许大家或多或少都在成长经历中都曾听过。


但这不是哪一方的错——因为这就是父母自己本身的经历,背后带着社会和时代的深刻烙印,是极其无奈且苍白的“中国式”。再者,成长本身就伴随着疼痛,不是来父母,也会源于其他人。而另一边,当年的我们,也一边奋力挣扎、一边无奈妥协着,终于长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感慨过去的成长经历的同时,更多地开始去思考:我们这一代终于长大的成年人,是同样去“磨砺”下一代,成为新的“中国式父母”,还是会学着“手放开”呢?



VI设计

标志设计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尽快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